美国广告首席创意指导、/GGK广告公司董事长及创意总监乔治·路易斯(George Lois) 于美国时间11月19日去世,享年91岁。这位“离经叛道”的广告人,有无数经典作品傍身,他曾开启了一个“大创意”的时代,用辛辣的视角和戏剧化的风格定义艺术。

创意生涯25年,13224个作品,他从中挑出260个经典创意,完成了那本被称为“大众传播学《圣经》”的《广告的艺术》,描画了“路易斯悬崖”的创意风格。

1931年,路易斯出生于一个希腊移民家庭,从5岁起,路易斯就跟在花农父亲身后,亲眼见证了高强度的劳作和父亲布满伤疤双手。路易斯的种族,时常在句子中冠上诸如"Yo"的口头禅等,都是街头小孩的笑柄,他需要反抗的东西太多,也从未停止过反抗。后来他被称为“广告界的莽夫”、“麦迪逊大道上的疯子”,与童年的经历是分不开的。

1959年,路易斯来到DDB广告公司,在一个艺术指导地位很高的公司里,路易斯做出了大众甲壳虫"Think Small"等堪称传奇的案例。然而,DDB和路易斯强烈个人主义的契合度并没有想象中高。离开DDB后,路易斯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:Papert, Koenig & Lois , Lois Holland Callaway , Lois Pitts Gershon。

受传统的解说式风格的影响,路易斯使广告更加人性化、新鲜、贴近消费者。他对广告的敏感,极其擅长捕捉时代精神,无论是 1964年为Bobby Kennedy做的参议员案例,还是1982年的口号:“我要我的MTV”,都是绝佳证明。

1967年,玩尽套路,却找不到品牌定位的布朗尼夫航空公司(Braniff)找到路易斯,他安排了几对名人在飞机上夸夸其谈,直到他们“默契”的说出了那句家喻户晓的口号:“得到了,就要夸耀。”(If you got it, flaunt it)。

这句口号在广泛传播中,逐渐融入大众日常,成为了日常用语。“我的工作是使100万看起来像1000万。”他被看成最狂妄的广告人,然而口出狂言的背后,是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的勤奋与坚持。“如果你每天结束的时候没有感到筋疲力尽,那你这天就白过了。”

1978年,路易斯作为最年轻的一位广告人,进入艺术指导名人堂和创意名人堂。1997年,他被AIGA授予终身成就金奖,同时被《广告时代》杂志评为广告界十大新闻人物之一。

作家海勒(Heller)曾这样评价他:“他的创意总是出其不意,充满了叛逆,但反而更能打动消费者心理。”

乔治·路易斯大创意合集

客户:古德曼和他的儿子们

(犹太面包商)


大创意:“用鲜明的种族态度来卖货”

客户:波琳·翠格瑞

(过气的巴黎时装设计师)


亲爱的约翰:

经过这个多年,还有这么多珍贵的收藏——我们之间真的完了吗?

你不打电话给我。

你也不写信给我。

我依然爱着你。

波琳

大创意:用一封“亲爱的约翰”的信,宣告波琳·翠格瑞依然活跃在时尚界。

客户:沃尔夫史密特伏特加


大创意:酒瓶与番茄对话,抵制呈现硬邦邦的高贵的陈腐模式。

大创意:酒瓶与橙子对话

客户:克瑞得滴耳液


大创意:用极致视觉放大消费者的错误

客户:《绅士》杂志

(1962-1972为其创作的封面)

客户:布朗尼夫航空公司


大创意:“得到了就要炫耀”,名人邻座对谈

客户:《绅士》杂志封面


安迪·沃霍尔的沉没


*文中图片来自网络、公众号:广告流言,侵删